请输入关键字
首页   > 健康知识  > 健康传播

老人“打蔫”的罪魁祸首居然是“他”!!!

[ 2016-01-25 ]

“打蔫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症状,往往由于过度疲劳或情绪不佳导致,却忽略了它的疾病征象。老年人是家中的重点看护对象,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家人的心,当他们突然出现“打蔫”,我们该如何看待?什么疾病导致的“打蔫”现象应引起我们重视?

 

  老人“打蔫”小心得肺炎

“打蔫”主要是来形容植物失水萎缩,而用于人,则形容人精神不振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王秋解释,从少到老,每一个人都会有过“打蔫”的现象,但是通过及时的补救和身体的自愈能力,我们会慢慢度过“打蔫”期,重振精神,重新恢复活力。

然而,随着年龄增长,机体的防御和保护能力减弱,机体反应减慢,导致老年人在一些疾病的表现上比较隐匿,表现为“打蔫”现象,往往被我们忽视。

“老年性肺炎是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,其所引起的‘打蔫’现象应予以重视。”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孙红指出,从生理上看,老年人由于上呼吸道黏膜和腺体萎缩,黏液、唾液分泌减少,“黏膜-黏液系统”的防御功能下降,病原体易在上呼吸道繁殖,这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途径。

孙红解释,吞咽反射是防止异物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,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减退,吞咽与声门动作常不协调,吸入危险增加,加之气管、支气管黏液纤毛功能降低、咳嗽反射差、肺组织弹性减退等,导致排痰功能降低,易促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产生肺炎。另外,老年肺炎患者70%至90%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存在,包括脑卒中、糖尿病、慢性支气管炎等。

但由于老年人全身反应能力差,发病比较隐蔽,一般没有发热、咳嗽、胸痛、畏寒等肺炎的主要症状,只是表现为精神不振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、神志淡漠等不典型的“打蔫”现象。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家属的重视,应及时带老人到医院排查。

 冬春季预防肺炎尤为关键

“然而,无论怎样,疾病预防都应该放于首位,为了避免老年肺炎的发生,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至关重要。”孙红强调。

首先是对环境的要求,冬春季是老年肺炎发病率最高的季节,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,预防受凉感冒;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清新;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多吃一些营养高、易于消化的食物,多饮水,以利痰液稀释排出,不吸烟、不酗酒。

此外,老年人应适量、合理地锻炼身体,使机体逐渐适应天气冷热变化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,及时彻底地进行抗感染治疗,防止肺炎发生。对于患慢性病,尤其是合并呼吸道疾病的老人,要积极治疗,定期可以注射肺炎疫苗。

 老人长期“发蔫”或患贫血

“如果是长期‘发蔫’,几周或者更长的时间,而且明显体弱,那就得特别注意了,要查一查是不是患有贫血。”王秋表示,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发生较为缓慢、隐匿,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,最常见的症状除心慌、气短、下肢浮肿、心绞痛外,神经症状较为突出,如淡漠、无欲、反应迟钝甚至精神错乱,常被误诊为精神病。因此,在治疗老年多系统慢性疾病的同时,应注意查血常规,看有无贫血,纠正贫血亦有助于慢性病的稳定和康复。

 预防固然是一方面,但疾病往往防不胜防。王秋建议,一旦老人在家中出现“打蔫”现象,应先结合老人近几天的生活状况,判断有无感染倾向,一旦怀疑老年肺炎发生,一定要及时带老人到医院就诊,避免耽误诊治。

 

——摘自北京晚报《健康专列》

地   址: 医院地址(西直门院区):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
邮编:100044

官方APP
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