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冬天,泡温泉的人越来越多,有的还喜欢在温泉池里游泳。但问题来了,有人会在泡温泉时出现胸闷气短,甚至晕厥的情况。那么如何正确泡温泉,泡温泉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,特殊人群适不适合泡温泉?记者就此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、北大人民医院的专家。他们表示,泡温泉时间不宜过长,水温不宜过高,在泡温泉时游泳,要小心晕厥。
水热致外周血管扩张脏器供血不足
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顾承东表示,泡温泉是一种养生好方法,可以让身体血液循环加快,有的温泉还辅助一些药浴,对人体会起到一些作用。但对一些老年人,或体质比较衰弱,平时有一些基本疾病如心脏病、脑血管疾病的人,还有一些过敏类、皮肤有一些疾病的人,不太适合或者需要慎重考虑去泡温泉。
顾承东表示,因为天气寒冷,身体表面血管循环量是减缓的,血管收缩后,循环量基本可维持体表温度在一个正常范围,但泡温泉改变了这样一个状态。
处于冬天长时间收缩、不扩张的体表血管,受温泉热水温度影响,外周血管扩张,整个血管床面积就增加了,原来脏器的血液跑到外周扩张的血管里,脏器需要的血液就供应不够。原来血管不好的人就会出现缺氧、头晕,长时间还会出现心肌梗死、缺血、心绞死等情况。
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表示,冬天寒冷刺激,血压比夏天容易增高,心脑疾病也是一个高发期。在冬天泡温泉,血管扩张,血液会在全身各处堆积,回到心脏的血液就少。心脑血管供血减少,就可能出现晕厥现象,有脑动脉硬化、脑血管病的就会出问题,因此患心脏病的人不适合久泡。
泡汤时间15分钟为宜
顾承东建议,泡温泉时间不要太长,最长不要超过半小时,15分钟为宜,温度不宜过高,40℃左右为宜。另外有皮肤过敏群体也要注意。
如果出现头晕、心慌等症状,需要坐下或平躺,有条件可补充淡盐水。如果空腹泡,看是否存在低血糖情况,可吃糖块。症状比较严重的,还应该辅助一些药物,但在吃药前,要尽可能确定起因,如血压低时就不能乱用药,会更严重。有脑血管病史,或身体衰弱的老人一定要注意,尽量不要或谨慎泡温泉。
张海澄说,游泳本是一项好的运动,活动量比较大,游泳半小时等于慢走两小时,对于心肺功能、颈椎、腰椎病人都是一项很好的运动。但是冬天喜欢泡温泉游泳的要注意。温泉里游泳的运动量更大,运动所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,使脏器血液供应更少,大脑更易出现营养和氧气不足,出现晕厥。而且人体体液容易丢失,不利于新陈代谢。
张海澄表示,在泡温泉运动前要充分热身,全身各部位进行锻炼,也可以把温泉水泼向身上,让身体适应,比突然进入水中,身体适应会好得多。
同时,游泳时间不宜过长,结合身体情况以及平时锻炼情况看游泳时间。另外,比如患遗传性心律失常的,更不能在温泉里游泳。
——摘自法制晚报 记者:周超